温州市黑龙江商会
您的位置: 首页 民俗 掷柶戏

黑龙江文化

Heilongjiang Culture

掷柶戏

朝鲜民族的传统游戏


柶戏或掷柶戏(朝鲜语:사희、 적사희、或윷놀이),又音译为尤茨,古中国称四维、四维戏,是汉朝、晋朝时就有记载的传统局戏,如今则是朝鲜民族的传统游戏。通常有两名以上参加者,通过掷出四块特制的木板,来决定各自在棋盘上所走的步数。

虽然柶戏的起源尚没有定论,不过一些研究根据在《太平御览》中曾提到百济有人玩一种与起源于印度十字戏很相似的西印度十字戏的类似游戏,因此他们认为,至少在三国时代的朝鲜半岛就开始玩这种游戏了。柶戏在民间,特别是在山区或农村常被用作算命,不过已不多见。

掷柶戏是吉林市朝鲜族同胞欢庆元宵佳节的重要民俗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一大早,吉林市的朝鲜族群众就会自由组队参加此项活动。因为朝鲜族视元宵节为一年劳作的开始,做这个游戏是为了预测一下本年的收成。如今,掷柶戏已被列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掷柶戏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由甲乙双方轮流向棋盘投掷4根约20厘米长、涂成红白两色的刻有标记的短木棒——尤茨,决定行走步数,然后通过路径的选择,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的一方获胜。


棋具

棋盘通常为画有两对角线的正方形,四角之间的边线再划分四个棋点;中心点与四角的之间对角线再划分四个棋点。共二十九个棋点。也有呈圆型的棋盘,有些会在棋点书写“汉沛公西入定关中 … 楚霸王南出溃围中”等汉字。

棋子每方四枚,可堆叠,以颜色区分,称作“马”。

掷具用四块特制的木棒,有两种:长斫和bam,长斫用木头制成,有四根,长约15厘米,直径约2至3厘米,被从中间劈成两半。最常使用的是栗木,其次是桦木,因为这些木头比较沉,投掷时的声音比较清脆。Bam是木制的长约3厘米,直径约一厘米的木棒,同样被劈成两半。有点类似在埃及游戏塞尼特棋中所使用的木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州市黑龙江商会
电话/传真:0577-88692233
秘书处电话:13858851087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大道铁道大厦703室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2025 温州市黑龙江商会 版权所有浙ICP备2025183187号-1
地址